李家,王氏在菜园里浇水,见谷穗提着木桶过来,笑着接过,“我听说谷家开始做糕点了。”
说着视线偷偷瞥向谷穗,见她毫无反应,王氏重重叹了口气。
拿起水瓢发愁道,“都怨咱家穷,让你娘家瞧不上,若咱家也会门手艺就好了。”
王氏说完半天听不见回音,转头望去只见谷穗提着空桶出了菜园,王氏一口气堵在心口,以前觉得谷穗性子好。
如今真是受教了,不让她做家务她就真不做,煮好的鸡蛋和她客气几句,她是真不客气。一天两个鸡蛋不知给男人,全进了她肚子。
王氏想发怒但左右都是邻居,好婆婆形象不能毁,她丢下水瓢快速走到井边,开门见山道,“穗,要不咱们也做糕点卖?”
谷穗愕然,谷家对她再不好也是她娘家,她若倒卖蛋糕和谷家打对台,就真回不去了。
谷穗不傻,对自已不利的事情她从不做,“娘,我不会做糕点。”
王氏暗骂死脑筋,在糕点厂干半年,连皮毛都没学会。以前觉得谷穗性子好,容易拿捏,真轮到自已头上,又觉得头痛。
缺心眼的东西,啥都得她亲自教。
王氏拉着谷穗笑道,“你这孩子就是实诚,她们做糕点你多看两眼不就会了。”
谷穗抬眸望向她,平淡的眸子看得王氏浑身不自在。
谷穗收回视线低声道,“那明天我去糕点厂帮忙,争取多学门手艺。”
“哎,这就对了么?”王氏见谷穗开窍,笑得合不拢嘴,她一把夺过谷穗手中木桶,“你去休息,菜园这点活我一会就弄完。”
“好的娘,”谷穗应得爽快,打得王氏措手不及。
翌日,谷穗吃过早饭便往新宅子去。
咚咚咚,院门被敲响,随后缓慢打开,谷田诧异道,“堂姐。”
谷穗勾起抹温和笑意,“这般吃惊做什么,糕点厂开炉我过来帮忙,”说着便往里走。
路过庭院进了耳房,只见灶台边围了一群人,笑着开口道,“我是不是来晚了。”
“你来的正好,今天我教大家做枣泥糕,”说完指着货架处半桶牛奶道,“你帮我拎过来。”
谷穗顺着指示望去,离她三步远处有个木桶,她上前提起送至谷栗身边,“你们这在做什么?”
“熬枣泥,”谷栗说着示意谢忱将牛奶倒入锅中,半锅的牛奶漂浮一层碎枣肉,红白相间看着喜人。
谷栗拿着木铲不停搅拌,防止粘锅。
“枣泥糕用牛奶炒熟比用水口香甜,”说着示意其他人上前观看,牛奶随着搅动渐渐被大枣吸满。
锅中碎枣也由红色变成深红色,木铲轻轻一碰便成了泥状,谷栗将事先准备好的红糖放入锅中,炒至融化。
谷栗见时间差不多,便让谷粮停了火,她将大枣盛出用勺子再次碾压成泥,加入鸡蛋打发。
放入面粉继续搅拌,最后倒入模具中,撒上点白芝麻送入烤炉。
五个人中只有谷粮学的吃力,其余四人有做蛋糕的基础,很容易上手。
第一炉枣泥糕出锅,深棕色糕点伴随着热气腾腾的香气,被倒入簸箕中。紧接着便是第二炉和第三炉。
第四炉做的是蛋糕,黄澄澄蛋糕和枣泥糕形成鲜明对比,看起来更有食欲。
所有糕点被三七分,三成拿去县城铺子售卖,七成由谢忱赶着驴车和谷田做推广,吸引酒楼,茶馆,货郎上门订购。
待人都走后,谷粮和谷穗开始清理耳房。
“姐,你在李家过的可好?”谷粮本想问你为什么不回家,可话到嘴边转了一圈变成了问候。
谷穗清洗模具的手一顿,无奈笑道,“你们总觉李家会欺负我,其实我过得挺好的。”
谷粮闻言不再言语,各人有各人的活法,许她在李家过的真好呢。
县城,谢忱将谷栗和谢莹送到铺子,便驾着驴车离开。
谷栗刚将糕点摆上货架,门外就响起男声,“可算开门了,为这口吃食我儿子恼我二三个月。”
寻声望去,只见刘衙役抬步走了进来,身后还跟着几名年轻捕快。
谢莹第一次见这么多官差,吓得躲在谷栗身后不敢出声。
“刘头,你怎么知道这铺子是我开的。”谷栗笑着走出柜台,上前打招呼。
刘衙役得意道,“咱们县城大街小巷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,就连这铺子的手续都是我帮谢忱办的。”
谷栗笑道,“我们认识刘头真真是走运。”
刘衙役摆摆手,走到枣泥糕旁新奇道,“这是什么吃食,怎么黑不溜秋的。”
谷栗忍俊不禁,上前用夹子夹起一个递给刘衙役,“枣泥糕,尝尝给个意见。”
刘衙役眉梢微挑,怨不得谷老头愿意养这傻孙女十五年,嘴甜会来事,长得还漂亮,看人的眼睛都带笑意。
他接过枣泥糕,放入口中细细品尝,不一样的口感,不一样的香甜,是他从没吃过的味道。
现在他不得不佩服谷栗,这小脑瓜也不知怎么长得,竟然能想出这些吃食。
刘衙役轻咳一声,“给我拿十个枣泥糕,五个蛋糕。”
“哎,”谷栗脆生生答道,快速捡好糕点递了过去。
刘衙役新奇地举着草编筐,“这也是你编的。”
谷栗笑道,“我可编不出来,都是我奶带着大伯娘她们抽空编的。”干草编织的小筐下面铺成油纸,装糕点不容易被挤压。
刘衙役啧啧两声,“做的还怪精致。”
他身后的几名捕快咽了咽口水,喊道,“掌柜的给我拿五个枣泥糕。”
“我也要五个。”
“好咧,”谷栗应声,手麻利地为他们装糕点。
刘衙役几人走后,熟客渐渐上门,一个时辰不到所有糕点就都卖光了。
谢莹喜道,“嫂子,咱们今天做少了。”她第一次到县城卖糕点,语气中带着满满的兴奋。
谷栗将两个簸箕摞到一起,“糕点卖的是新鲜,过夜不好吃,尤其是夏天容易坏。”
谷栗抱起簸箕往后院走,谢莹忙跟在身后,“可是会少赚很多钱的。”
“就算少挣些也不能砸自家口碑,要想长久发展品质最重要。”
谢莹听得似懂非懂,蹲在井边和谷栗一起清洗簸箕,又拿着抹布将柜台擦拭干净,嫂子说过吃食卫生最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