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,天空放晴。
王长松站在梯子上,弯腰接过何喜宝递来的布,用力搭上架子。
何喜宝抓住布的另一端,用力将布抖开。
二人正忙活,院外传来吵闹声。
何喜宝放下手中丕布,整理好袖口朝院外走去。
只见父亲面色涨红地站在朱福面前,围观村民三三两两。
“老吴我也不为难你,只要你把配方给我,钱不但不用还,我再多给你二十两。”
“朱福,看在咱们合作多年的份上,你容我两天,这批布卖完,我就把钱还上。”
朱福轻哼,“生意往来,利益驱使没得情份,若不是看你能力有限,早两天前我便过来要了。”
周围村民越聚越多,朱福蹙眉,“明天给我答复,是给钱还是给配方,你想好了。”
说罢登上马车扬长而去。
村民见人走后纷纷围上来,“吴掌柜家里发生什么事了,他为何说你欠钱不还?”
在九里村,村民眼里。何家是顶顶有钱的人家,有房有地有手艺,怎会欠外债。
吴康明苦笑,“生意周转出了点问题,大家都散了吧。”
“散什么散,这么多年你竟帮衬我们了,如今你有难我们不能不管,说欠多少钱?”蔡婆子卜卦回来,刚进村口就看见这一幕。
“三十贯。”
“啥?”蔡婆子被口水呛得首咳嗽,好半晌才调整好,“吴掌柜,你先忙,我家还有事。”
围观村民一听三十贯,顿时哑言,刚还想出一份力的也歇了心思。
吴康明也不挑理,毕竟三十贯不是小数目。
有些人半年都存不下一贯,都是土里刨食的能富裕到哪去。
人群渐渐散去,何喜宝上前。
“爹,把我名下田产房子卖了吧。”
“胡闹。”
这段时间,买染料的钱,都是何喜宝在出,闺女有多少钱,他能不知道。
吴康明转身往院内走,被何喜宝拦住,“爹,咱们是一家人,再说我看见胡家田产就闹心。”
吴康明沉默良久,“喜宝,做生意虽挣钱但风险大,哪一日我挺不过去,你手里有地也不至于走投无路。”
“爹,卖了吧,等度过难关你再给我置办,到时你给我买个庄子,再配几个下人如何?”
吴康明鼻子发酸,撇开眼,“想的美,我和你娘都没用上丫鬟,你还想用。”
何喜宝见父亲同意,笑道,“好好好,那你现在去找里正,看谁家需要地。”房子不好卖,但耕地一首很抢手。
话罢回屋掏出地契,房契塞进吴康明手中。
吴康明垂头往里正家走,胸口地契烫得他浑身难受,没等靠近里正家就见院里围了好些人,村里发生什么大事了么?
吴康明心中疑惑。
“何家有难,我不能不管,我家那头母猪少说能卖八百文,”蔡婆子说完心都在滴血,她小孙子有病时曾向吴康明借过两贯钱。
她整整跳了一年半的大神才还上。
“我家能出一贯,哎呦,你个懒婆娘掐我做甚。”张二牛疼得一咧嘴,揉着胳膊瞪了眼媳妇。
他平时好吃懒做,喜欢赌两把,因此不得九里村人喜欢,老娘临终前想吃口饺子。
张二牛身上无钱,舔着脸西处去借,村里人被他坑怕了,谁也不敢借他,最后求到吴康明身前。
吴康明没借他钱,而是让何麦香包了盆肉馅饺子,送去张家。
并替他圆谎说张二牛帮了何家大忙,特意送饺子过来感谢,让张老太吃个安心。
张二牛感念何家,每次赌博都会想起老娘死前吃饺子的场景,想到吴康明替他圆的谎,以及老娘眼里的欣慰。
时间久了也会找些杂活,挣钱贴补家用。两年下来好不容易存一贯钱,就这么拿给吴康明还债,媳妇怎能不急。
吴康明见村民一点点为他筹钱,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掉下来,他从没得过温暖,别人对他好一分,他恨不得还回五分。
如今见村民为他聚在一起筹钱,心中温烫。
“大家有心了,你们的钱我不能用,”他们身后都是一大家子人,钱借给他日子咋过呀。
众人寻声望去见是吴康明,自动让出一条路来。
“怎么不能用,”蔡婆子率先跳出来,她身上穿得五彩斑斓,随着跳动一晃一晃。
吴康明笑道,“你家母猪是儿媳养得,就为下猪仔卖钱补贴家用,你把母猪卖了家里用啥买盐。”
蔡婆子眼一瞪,“这事不用你管,我家咸菜多,不买盐。”
吴康明笑着看向张二牛,“没想到二牛存了这些钱。”
张二牛嘿嘿一笑,黝黑的脸上竟有几分红晕,“你不用她钱,得用我的,钱放那又不下崽,不用买盐吃。”
“你个泼皮,也有脸笑我,”蔡婆子一掐腰,“用我的,我己经找好买家,一会就过来赶猪。”
“用我的,我家能出三百文。”
“我家能出五十文。”
“我家能出七十三文,不用打欠条。”
大家七嘴八舌吵成一锅粥,赵丰年敲了敲桌子,“好了都别吵了,不就三十贯钱么?我家都出了。”
话罢示意媳妇进屋取钱,张二牛媳妇见里正出钱,拉着张二牛嘿嘿笑道,“行,里正家有钱,里正出。”
赵丰年一噎,不耐烦道,“行了行了,都散了吧,一早上闹哄哄的。”他本想去地里除草,还没出门就被村民堵在院子里。
从大家七嘴八舌中得出,何家被人堵门口要债了。
吴康明也是,生意咋做的,一年不如一年。
里正媳妇很快出来,将三十贯交子递给吴康明,“拿去用,不用急着还。”
吴康明没接,而是将带来的地契和房契掏了出来。
“里正,我不能让你和我一起担风险,这些契据我压你这,若三个月没还上,就当抵债了。”
赵丰年叹气,叫媳妇收起。里正媳妇扫过纸面,左右一合计便知不低于三十两,啧。
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何家还是有钱。
回去的路上,吴康明脚步轻快,仿佛不是借了三十贯,而是挣了三十贯。
何喜宝见此笑道,“可还顺利。”
“顺利,村民听说咱家有难,都聚在里正家给咱们筹钱呢,蔡婆子竟想将她儿媳养的母猪卖了,把钱借给咱们。”
“啥,蔡婆子啥时当家做主了?她不怕儿媳妇闹呀?”何喜宝震惊。
吴康明笑得轻快,“你这孩子,咋说你蔡婶呢,行了,事情总算告一段落,你也别瞎担心了。”
何喜宝知道父亲在村民心中地位高,竟没想到这么高,想起父亲平时借钱如流水,一时哭笑不得。
幸好九里村,村民重情义。